农业百科
“数字乡村”,让农村发展更有“未来感”
发布时间:2021-04-19 16:50:27
瑞丰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在经济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相关政策出台,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江苏瑞丰以数字化推进三农事业发展,“下沉”乡村大市场,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农人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农村产业价值链打造上“深耕细作”,用数字赋能乡村大事业发展,打造“数字乡村”新模式。
一、乡村现状
毫无疑问,乡村振兴是一个宏伟命题,需要多方的力量共治共建。从社会关注到市场行动,伴随经济发展、政策推动、理念提升、产业转型,数字兴农的形态有望逐渐丰富,乡村发展大空间有望打开。瑞丰信息结合乡村实际(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数字乡村治理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乡村数字化转型,以信息服务对接实际需要,助力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用“乡村智脑中枢”覆盖了乡村管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01乡村治理
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监控网络不完善、政务数据化不足、村民主体缺位、民主参与意识淡薄、民主管理水平一般。
02三产发展
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要素活力不足、总体效益偏低。
03社会公共服务
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不对等、文卫教金等资源导入不足。
04村民素质
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情况严重、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问题突出、村民文化素质一般、人才引进困难、新农人培育缺乏主体。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得分比城市居民低37.5%。分职业来看,农民群体数字素养得分远低于其他职业群体。
二、瑞丰特色数字乡村建设方案
1+3+N业务总体架构
围绕解决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两大关键问题,瑞丰数字农业构建”1+3+N“的总体架构为数字乡村建设交出一份答卷:以”乡村智脑“为核心,覆盖从乡村治理、村务政务服务、数字农业及农村电商等多个应用领域,搭建多个平台,助力乡村在生产管理、流通营销、乡村治理、政务监管及公共服务方面踏上新台阶。01 互联网+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一平台 乡村社情一张图”
乡村综合治理系统
以村级行政单位,通过村民人口、村民收入、村民就业、村民学历、家庭结构、户籍统计等指标数据在线统计,直观统计各行政村概况,从村——乡——镇——县逐级掌握区划单位中各项指标数据情况,做通知公告发布、资讯智能推送、及时消息预警等。

(图:乡村综合治理系统)


(图:乡村大数据平台)
乡村社情“一张图”
通过“数字一张图”,对区域内的人口、房屋、事件、社情民意、土地资源、一二三产业等相关信息做数据采集、分析、清洗和整合,运用网络化治理思维,配合“雪亮工程” 建设,实现对人、地、事、物、情、组织信息的直观管理和风险预警,包括人员定位、区域统计、应急指挥和视频监控等功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更高程度的集约利用。

(图:乡村社情“一张图”)
在安全管控领域,从民宿、消防、用电、古建筑、水库、森林方面做安全管理,做监控全覆盖、隐患分析、重点布防、隐患跟踪。


(图:隐患跟踪+重点布防)

(图:热成像防范)
在生态环保领域,做气象、空气质量和水质水位监控,垃圾和污水处理统一管理,配合五水共治,配合河长制监管工作,做河道巡查、工作动态、通知公告、考核考评和微信公众号板块。


(图:水质监测)
在文化服务领域,建设文旅管理平台、游客平台,提供全域旅游大数据产品分析服务、文旅策划服务、运营及营销服务、媒体传播服务等,建立游客画像大数据,助力产业兴旺和民风民俗直播,给游客最佳的乡村文旅体验。

(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
02 互联网+村务&政务服务
数字政府如何延伸到乡村治理?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实际需求,通过数字治理理念的创新、数字村务流程的创新、数字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将农村数据资源与上级数据共建共享,村财公开、村务管理、乡村动态、惠农服务(在线缴费、在线查询、专家咨询)村民社区的打造提升了村务的透明度、简化了村民的办事流程,以更小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大的覆盖面,提高农村治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数据匹配度,从而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图:惠农服务)

(图:村务管理)

(图:村财公开)

(图:村务管理)

(图:村财公开)
管理方面
为村委会人员提供信息化村务管理的工具与手段,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共享性、高效性,并进一步提升村级事务管理的规范化、便捷化。
服务方面
为村民提供在线缴费、在线报修等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精细化应用水平。
产品特性
村务公开透明,沟通不分远近村委日常工作,简单高效 ;村民办事,微信端一目了然。
应用领域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打造信息化、智慧化的美丽乡村。
03 互联网+数字农业&农村电
数字农业将是乡村振兴的抓手之一,三农领域变革中最大的力量是数字化。激活传统农业发展的活力,重新挖掘数字视角下乡村的多元化价值,构建更有活力、更有创意、更有品质的乡村产业集群,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农村创新创业,因地制宜培育符合未来消费新趋势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将开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农业”的新世界。
农业资源“一张图”
以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平台为基础,基于利用地图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获取的高分遥感影像,同时获取横向部门(例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的涉农数据,结合物联网、视频监控采集信息建立农业核心资源数字档案,“天、空、地、人”协同实现“农业资源一张图”,集管控、决策、指挥于一体。

(图:农业资源“一张图)
基地生产管理系统
相比于现代化工业,现代农业仍面临标准化、全流程、可追溯管理方面的难题,瑞丰信息基于AIOT技术,通过物联网设备,将农田、作物、环境、种植、加工、销售、物流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和互联,帮助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示范园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可参考图:智慧种植基地一览图),建立作物数字化生长模型,用数据化“细耕细作”, 每个最终流向消费者的农产品都有自己的“档案”,售前分拣做的农产品品质分级和双向质量追溯将农产品纳入规范体系,从而提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多元化和附加值。
开展村级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
主要为本地中小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一款农产品在线销售、统计、推广的工具,解决本地中小型农业主体因农产品体量不足、标准不统一等无法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与推广的问题,以及部分农产品(鲜果)无法通过快递物流进行远程售卖的问题。开展村级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串联村镇内相关发展资源,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促进村级特色可持续发展。

(图:乡风直播助农)
智慧O2O农村电商平台
小农户有效连接大市场的“第一公里”问题是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亟待处理的共性问题。贺雪峰教授《村治:最后一公里》的书中,将乡村治理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将户均不足10亩的小农户、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有效地连接到大市场,保证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的议价能力是农村电商的搭建重点。
瑞丰信息解决技术引入、平台搭建、数据溯源、用户培养、品牌溢价、标准制定等问题,生产基地的数字化管理结合农村电商等新销售渠道实现订单“产包销”,打造产业的“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升级。通过电子商务的搭建推动乡村生产与城市消费之间的直接无缝衔接,形成一个“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农产品经销新模式;同时新媒体运营推动农产品品牌推广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品牌农业,推动乡村产业融合。

(图:销售端)

(图:商家端)

(图:商家端)
数字农业综合全景
基于一张图,对农业产业链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直观展示生产主体的分布情况,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情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产业结构分布、产量分布情况。在地图上直观展示基地的天、空、地一体化的实时监控数据,汇总分析经营主体的生产与销售数据,获取每个基地的运营数据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以及农村电商发展情况,便于政府部门在线化监督、实现数据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图:数字农业综合全景)
数据的一小步,连接着科技的一大步,或许现在看来只是作用于局部区域的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但瑞丰信息扎根于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助力数字乡村转型,终将在端口汇聚,由点连线,以线成面,从而织就出一张足以覆盖整个数字乡村宏图的数据大网。“用数据改变农业”,或许,并不会太远。